Suzhou Electric Appliance Research Institute
期刊號: CN32-1800/TM| ISSN1007-3175

JOURNALS DYNAMIC

期刊動態

首頁 >> 期刊動態 >> 行業資訊

新常態下出版業改革發展趨勢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網/報發布時間:2016-01-11 10:11 瀏覽次數:6861
 

新常態下出版業改革發展趨勢

   認識新聞出版業改革發展面臨的新常態,準確把握出版業發展新常態,對新聞出版業制定“十三五”規劃、制定發展戰略、明確未來發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義。出版業應該努力優化結構,實現向數字出版轉型,應該把建立創新驅動機制放到出版工作的核心位置,使創新成為出版人的內在追求。

    出版業應把文化價值的傳播作為首要任務,應該承擔起傳播文化價值的責任,轉變單純追求規模增長的發展方式,努力把數量的增長與內容質量的提升結合起來,把規模的增長與文化價值的傳播有機統一起來。出版業應該通過出版銷售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富有文化價值的出版物來實現出版業績的增長。對出版人與出版企業的評價不能再單純以經濟效益為標準,而要看其推出了多少優秀出版物,為社會提供了多少文化價值,建立科學的出版物社會效益評價體系刻不容緩。

    出版的個性化消費將引領出版消費潮流

    隨著社會的發展、思想的解放,個人的主體價值受到尊重,人的個性得到張揚,個性化需求正在成為閱讀需求的主流。出版的個性化消費是指按照用戶的特定需求來生產出版物,使用戶參與到編輯出版過程中,得到自己定制的個人屬性強烈的出版物,獲得良好的體驗。滿足讀者的個性化需求并不是讀者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而是要發現讀者的潛在需求,通過創意與創新,創造市場需求,引領消費的潮流和趨勢。

    按需印刷、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搜索引擎等數字技術使得出版的個性化消費日益成為可能。一方面可以通過互聯網集聚海量出版資源,使讀者可以通過搜索引擎找到他需要的內容;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用戶購買行為和購買心理,為其推送有潛在需求的出版物。個性化消費有著廣闊的市場空間,將成為拉動出版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多媒體聯動的出版生態鏈將逐步形成

    傳統出版與新媒體的融合絕不是兩者的簡單相加,而是要運用互聯網思維對傳統出版加以改造和創新,通過并購新媒體公司整合出版資源,引入互聯網基因,以用戶需求為主導,提供完整的個性化出版解決方案。同時要充分發揮傳統出版特有的優勢。

    傳統出版與新媒體融合的核心是出版資源的多媒體利用,主要表現為出版版權資源的多媒體開發。這要求我們盡可能地掌握作品的網絡傳播權、紙質書版權、電視電影游戲改編權、動漫形象權,通過版權運營開發數字出版物、手機出版物、在線教育讀物,開發游戲、電影、電視、動漫等,形成靠版權運營贏利的商業模式,推動多種媒體聯動發展。

    出版投資拉動出版業發展的作用將進一步發揮

    投資是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長期以來中國經濟主要靠投資拉動。但出版業的投資相對于鐵路、交通等基礎設施的投資來說是微不足道的,出版人的投資意識也比較淡薄。隨著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的發展,出版投資的作用日益受到人們關注,出版戰略投資者正在不斷涌現。一方面在公共文化服務方面有一些大平臺、大項目需要投資拉動,另一方面與出版有關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投資機會大量涌現。特別是大數據出版會成為未來出版投資的重點。

    當前對出版業的投資有中央文資辦的中央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和國家出版基金,其主要功能是扶持具體的項目,缺乏針對企業的創投基金,而且投資規模都不大。雖然有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但其對出版產業的投資較少。因而非常有必要設立國家出版產業引導投資基金,專門針對出版新產品、新技術、新業態、新商業模式進行投資,引導出版產業的發展。

    大平臺小作坊將成為出版企業組織結構重要模式

    由于出版產業是創意產業,主要靠個人的創意來生產制作出版產品,每個出版產品都是獨特的創意產品,可以批量復制,但并不像洗衣機、汽車等工業化產品那樣用生產線大規模復制。而所有的產業都需要大平臺進行規?;?、集約化經營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通過集聚海量產品為讀者選擇商品提供便利條件。這就需要把大平臺與小作坊的優勢結合起來,形成大平臺小作坊的企業組織形式。

    事實上許多出版社正在使用的項目負責制、事業部制、編輯個人投資制等都是大平臺小作坊運營模式的不同表現形式。在未來,大平臺小作坊的組織形式將會更加完善,小作坊將會有更大的經營自主權,大平臺將會在公共資源、技術、設備等方面提供最優的服務??傊?,大平臺小作坊將會是企業組織形式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出版創新驅動機制將進一步健全

    出版行業作為創意產業,需要建立創新驅動的機制。具體地說實現創新驅動要從以下幾方面努力:一是營造創新氛圍。要厚植創新文化土壤,營造全員創新、全程創新的氛圍,將創新的理念深入人心。要善于應用原型創新、模仿創新、集成創新等創新思維,充分發揮創造性想象,使創新成為出版人的內在追求和生存方式。二是充分發揮企業的創新作用。努力創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協同創新體系,使企業在創新決策、創新研發投入和創新成果應用方面的主體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三是完善創新的評價體系。要建立完善的出版創新成果評價體系,使創新成果能夠得到科學的評價,創新人才能夠得到精神和物質的鼓勵。要努力提高“三個一百”原創出版工程評獎的權威性與影響力,爭取能在中國出版政府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五個一工程”獎中專設出版創新成果獎和出版創新人物獎,鼓勵更多的出版人參與到出版創新中來。

    隨著出版創新驅動機制的建立與完善,中國出版業的增長動力必將更加強勁。

    出版業為生態文明的貢獻將進一步加大

    良好的生態環境越來越珍貴,人們對生活在美好環境中的希望越來越強烈。出版業從自身的實際出發參與環境保護,實現綠色出版責無旁貸。

    綠色出版的實質是在出版的整個產業鏈上,使用節能環保材料,實現低碳節能可持續發展目標。綠色出版主要包括:使用環保紙張,大力提高森林友好型紙張的使用比例,減少優質原漿紙的消耗;倡導綠色印刷,在印刷的各個環節上盡可能使用環保材料,保護環境不受污染;發展按需印刷,按讀者需求印刷,減少無效庫存;向數字出版等新型產業轉型,實現無紙化出版。

    綠色出版還包括出版環保類圖書,倡導生態文明理念等內容。發展綠色出版是出版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出版人應結合出版內容在為讀者提供優質出版物的基礎上盡可能地降低能耗,實現低碳環保發展,提升出版生態文明水平,為建設美麗中國作出貢獻。

    組建大型外向型出版傳媒集團是大勢所趨

    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以來,我國的高鐵、核電、鐵路基建企業在走出去方面取得了不少新成果,這為出版企業走出去提供了很好的借鑒。這些企業走出去靠的是技術優勢、質量優勢和價格優勢。出版企業走出去必須建立自己的獨特優勢,找到自己相對于輸出國和競爭國的比較優勢,輸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出版物,在國外掀起中國文化閱讀熱潮,促進國際文化合作交流。

    長期以來,我國出版業在走出去方面力量分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走出去的效果。組建大型國際化集團走出去,將會有效提升我國出版傳媒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提升中華文化的影響力。  (龐沁文)

 

多久视频无码在线观看无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