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讓媒體融合“嗨”起來
里約奧運會比賽看點不斷,一條條獲獎消息在各大平臺不斷刷屏。對媒體而言,除了日常的新聞快訊、編輯特刊、視頻采訪之外,這次的報道“角逐場”的比拼還呈現出了很多新亮點。為了讓新聞更靈動,將可視化與奧運相結合,各媒體在客戶端、微博、微信等平臺做直播、擺數據、玩特效、放H5,讓傳統的新聞報道“嗨”起來。
新媒體:形式多樣豐富用戶體驗
市場研究公司益普索(Ipsos)近期推出的里約奧運會贊助效果跟蹤調查顯示,用戶通過微信、搜索引擎、視頻網站關注奧運的指數逼近電視,社交網站等新媒體成為年輕人關注奧運會的主要渠道。傳統媒體方陣充分抓住了這一變化趨勢,通過多樣化的形式豐富著用戶閱讀新聞的體驗。
在前方,人人舉著手機,人人拍視頻,幾乎成了里約奧運會中國記者的普遍景象。在后方,大量新聞客戶端和新聞網站都開設了奧運頻道,讓用戶能感受到里約賽場的奧運激情。由于時差的原因,里約奧運會的很多重要比賽都是北京時間后半夜進行的。不過,不少微博、微信的小編都做到了對重要新聞24小時滾動推送。
人民日報客戶端開設演播廳直播重要比賽。為了增加用戶黏性,每次中國代表團獲得金牌之后,人民日報客戶端會送出紅包為用戶發放福利,慶祝代表團奪金,還會推出新媒體號外,用傳統報紙號外之“形”,容納動態圖片之“神”。人民網體育頻道開設《奧運雙城記》欄目,直接對話前方的《人民日報》記者,帶來奧運現場的直觀感受。
新華社客戶端從8月1日開始推出“新華社記者帶你直擊里約奧運會”的24小時現場報道,奧運圖文、視頻直播在移動和電腦端同時呈現,每天僅新媒體報道內容就在100條左右,《說唱奧運》《里約下午茶》等新媒體欄目超過15個。光明網的《漫看奧運》欄目,則用漫畫的形式講述奧運賽場上的小故事,一個個鮮活的卡通小人活靈活現,吸引了不少網友的注意。還值得一提的是,廣州日報報業集團推出了二維碼報道,極大豐富了報紙的全媒體模式,使《廣州日報》成為24小時報紙,將奧運會新聞一網打盡.
不少媒體的微信公眾號也各出奇招。里約奧運會開啟后,他們也都從各自的視角生產精彩的內容,通過公眾號觀察本屆奧運會,讓奧運不再只是停留在電視、視頻里面的狂歡。比如,以糅合權威、犀利、“呆萌”于一體著稱的“俠客島”,此次也特派“島叔”“島妹”等一干俠客,為島友們解讀里約奧運會?!吨v真,為什么中國乒乓能無敵到寂寞》等文章風趣而又理性,把長長的文字組合成普通人喜歡讀的微信文章。天津日報報業集團精心打造的微信公眾號“昊體育”,用“哏都”的語言和極具天津特色的方式為受眾解讀里約奧運會。
短板分析:雖然傳統媒體在新媒體領域相當活躍,但很多客戶端的資訊內容呈現仍是大同小異,如何更精準地定位用戶需求,在海量的奧運信息中篩選出不同用戶最感興趣的內容,讓用戶跳脫單一的閱讀體驗,是一個需要深思的現實問題。
小視頻:有趣又有料難怪觀眾喜歡看
報刊做小視頻,優勢肯定不是技術、演播室、設備等廣電擅長的領域,但報刊新聞人有其特有的新聞敏感和視頻創意。在奧運報道上,各家媒體從不同角度切入,給觀眾帶來了一場小視頻的感官盛宴。
對前方記者而言,在4年前報道倫敦奧運會時,在新媒體方面很多傳統媒體還只是通過微博發送文字、圖片,到這一屆奧運會,現場小視頻頻頻亮相,而且不少記者自己也出鏡,報道形式更加多樣化了。
對后方大本營來說,為了適應網友的表達方式,很多小視頻都大量使用網絡語言,貼近網友。人民日報社總編室的公眾號“一撇一捺”聯合《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打造視頻欄目《啊~五環》,請該報總編室體育版號稱“東三環小霸王”的年輕女編輯唐天奕出鏡開講,以papi醬般的風格、新鮮的表達,伴著岳云鵬《五環之歌》的唱調,讓用戶在輕松愉快中聽女編輯辣評奧運。同樣叫做《啊~五環》的視頻欄目還有澎湃新聞開設的脫口秀,澎湃資深體育記者疼叔帶受眾領略里約奧運的痛點??礃祟}《無敵,無敵是多么寂寞》等,就能感到一陣濃濃的網絡風。中青在線推出了《畢雪濺:奧運差博爾特一臺電視機,世界欠張國偉一個格萊美!》等視頻,“老油條”“異次元風”等詞語說來就來,網友聽著十分親切。這些小視頻有趣又有料,難怪觀眾喜歡看。
面對越來越挑剔的觀眾,如何把科普做得有趣?新華社在其客戶端和新華網等平臺推出的系列視頻《里約奧運會的正確觀看姿勢》,采用動畫視頻形式做了全面的科普,帶領用戶了解射擊、跳水、體操等奧運比賽項目。乒乓球男子單打決賽,馬龍4∶0戰勝張繼科奪得冠軍后,《新京報》趁勢推出了小視頻《明明有無縫乒乓球 奧運為啥還用有縫的?》,在將近兩分鐘的短視頻里,簡單闡述了原因,3D制圖簡單易懂,讓科普知識更易被消化。
短板分析:與商業網站比較成熟的小視頻制作相比,傳統媒體所創作的小視頻略顯稚嫩,后期剪輯略顯粗糙,有的內容過度迎合網民,幾乎每一句話都要夾雜“泥石流”“洪荒之力”等網絡熱詞,反而顯得有些刻意。
數據新聞:換種方式與角度看奧運
在今年的奧運報道中,數據新聞的形式運用得更加純熟。打開報紙期刊,或是點擊手機客戶端等,圖解、表格、統計圖、符號和圖形等數據新聞隨處可見。
將符號與圖形相結合,并對其進行圖解,是媒體常用的一種方式。作為一項并未普及到大眾的項目,高爾夫時隔百年重返奧運,很多人對其還很陌生。人民網推出的《一分鐘看懂高爾夫》,通過形象的圖形來介紹高爾夫比賽的規則和高爾夫術語,還普及了高爾夫四大滿貫賽事以及中國代表隊此次派出的4位悍將,讓不熟悉這項運動的人一目了然。新華網推出的《關于奧運金牌 你想了解的都在這里》搭建了一個關于金牌的數據庫,展示了1896年—2012年奧林匹克運動會中金牌的直徑數據,并按照比例縮小之后羅列出來進行對比。用戶可以將鼠標懸浮在不同的年份,界面自動轉換為當年舉辦奧運會時的金牌的樣子。當鼠標點擊金牌底部時,還能跳轉著看金牌的正面和反面。
與人民網、新華網不同的是,《新京報》側重使用表格和統計圖。比如,在《中國奧運奪牌效率提高 從每10.8人出一牌到4.5人一牌》這個數據新聞中,就大量使用了柱形圖和曲線圖來呈現中國獎牌數的變化趨勢等內容,讓用戶可以清晰地從時間的變化中看到我國競爭實力的增強。澎湃新聞也巧妙地通過線條說話。其采用曲線的方式,從多個角度橫向縱向比較,把保持最久的奧運紀錄展示出來,項目包含了徑賽、田賽、游泳、射擊4個方面?!稉P子晚報》在男子乒乓球決賽前通過兩位對手馬龍和張繼科在世界大賽中的10場巔峰對決數據,共計59局,共同打出1118分,用圖形數據一窺他們過往勝負成敗。數據中分析出的“馬龍全占上風”與最后的比賽結果也十分吻合。數據新聞讓用戶可以換一種方式,從另一個角度看奧運。
短板分析:英國《衛報》啟用了旗下的數據可視化團隊對游泳等比賽的運動數據進行分析,動態展示一個運動員從開始比賽到比賽結束的所有數據。還有的國外媒體讓用戶參與到數據新聞報道中,實現了新聞的交互性內容表達。與國外媒體相比,我們的數據新聞報道表現形式還略顯單一,動態展示和用戶互動等方面還需通過更多次的實踐來更好地運用。
如果說過往的媒體融合報道是紙媒和新媒體攜手一起熱熱鬧鬧的話,從此次里約奧運會的整體融合報道來看,更多是傳統媒體在新媒體的陣地上玩得“嗨”,而在自己的主陣地報刊上則顯得“冷清”了不少。時效滯后、版面雷同等問題擺在報刊面前,以前常常提到的延伸報道突出選手成長故事等長項也在被新媒體消解?;蛟S,在媒體高度融合的當下,報刊上該怎么做奧運新聞,是時候好好想一想了。
?。ㄕ浴吨袊侣劤霭鎻V電報》袁舒婕《奧運讓媒體融合“嗨”起來》)